黄益平:到了应该采取“不计一切代价政策”的时候了
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于5月14日在线召开。黄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讲席教授、应该副院长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出席并演讲。采取策
黄益平强调,不计目前的切代经济形势到了应该采取“不计一切代价政策”的时候了。“我们2020年上半年的价政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今年4月份的时候经济数据又非常不好,可能要采取比较大力度的黄益措施了”。
但黄益平也强调,应该由于每一次需要应对主要问题不一样,采取策因此,不计应对措施也需要有一些变化。切代他回顾称,价政2020年新冠疫情时,时候最主要的黄益困难在微观经济,当时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贷款,这个措施还是比较有效的。现在进入第三个年头,政策重点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很多企业和家庭的流动性变成了非常大的问题,如果流动性断裂,即便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没有问题,生存也会有困难的,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更直接的措施支持这些机构、支持的生活”,他说,只有采取更大力度的稳定经济的措施,重点保障中小微企业特别是老百姓生活的稳定,然后才能考虑下一步的经济复苏。
谈及货币政策,黄益平称,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个方面的风险: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这三个加在一起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困难。黄益平称,当前如果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则可能需要考虑在跨境资本流动上做一些文章,这样才可能给国内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拓展空间、增加更大的自由度。
货币政策应该怎么做呢?黄益平认为,要把货币政策的主要精力集中放在宏观总量的变量上,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应谨慎一点比较好。
“结构性的货币政策现在讨论比较多,我自己有一点担忧”,黄益平说,道理很简单,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没有给中小企业发放更多贷款的主要原因不是缺乏流动性,而是缺乏做有效风控的手段。
“实际上看到的是给了这些金融机构流动性之后,银行反而更多愿意给擅长做、能做的企业贷款,而这些企业反而是规模比较大的,所以对这一些措施我们应该仔细评估再考虑推出新的政策”,黄益平强调。
“货币政策肯定是很重要,但是不是应该采取更多的直接措施作用于微观层面的经济主体,尤其是更多的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黄益平强调,即便要采取力度比较大的货币政策,也应更多关注总量层面、宏观层面的效应,而对于一些结构性的措施保持相对比较谨慎的态度。
(责任编辑:探索)
- 中国铜厂与国际矿商长协谈判 着力提升产业议价优势
- “失速”的北汽蓝谷,营销不是“万能药”:盛世难续,老将蹒跚,毛利为负,亏损循环
-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向好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
- 欧佩克降低石油需求预期,开始限制产量
- 维他奶离不开中国内地
- 破解新型医保支付方式“水土不服”,广西柳州借“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破局
- 北京房山区现有高风险区6个、低风险区5个,详情公布
- 北汽福田欠经销商341万被判还
- 消息称台积电3nm代工报价高达2万美元,苹果iPhone 15/Pro系列等新品会转嫁成本至消费者
- 申万宏源:上调呷哺呷哺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升50%至8港元
- 前三季诺诚健华亏损8.34亿,纳入医保后奥布替尼快速放量
- 辽宁副省长卢柯又在《science》发文了!已发过十几篇
-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
- 《新·奥特曼》11月18日国内视频平台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