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将退市员工享高薪? 股东和债权人利益谁来保障
炒股就看,公司工享高薪股东权威,将退专业,和债及时,权人全面,利益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保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特约评论员 熊锦秋
2月28日,公司工享高薪股东(SH600139)发布公告称,将退公司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和债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公司收到上交所事先告知书,权人将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利益决定。据公司预亏公告,保障2022年度预计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公司工享高薪股东收入为0到1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600万元到亏损2100万元。将退由此看来,和债公司经营基本停摆,这些亏损或主要源于存续成本,除了聘请中介机构等费用之外,基本就是员工开支。市场上有人根据*ST西源2021年年报中公司员工为21名推算,其人均薪资达57.73万元。笔者查阅公司2022年三季报发现,应付职工薪酬约为848万元。由此看来,市场上关于公司员工享受高薪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行将退市的公司也需要有人在信披等方面继续维持,要用人就得支付薪酬,这无可非议,但相比广大股东亏得惨不忍睹,留守人员拿高薪又如何拿得安心?难道不觉得烫手?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股东、内部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几乎难以避免。股东的目标当然是追求企业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希望经营者努力完成这个目标。而经营者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希望薪酬待遇越高越好,工作量越少越好,有时为了自身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公司利益。
对于资不抵债的公司,此时债权人或难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其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也将产生,经营者不顾企业亏损而享受高薪福利,产生的亏空越大,债权人不能收回的债务本息就越多。
有人宣称“股东利益至上”,这个观点或有所偏颇,但实践中若搞成经营者利益至上,这显然更不对。有些经营者并不持股,利用内部人控制权为自己谋福利,将股东、债权人利益抛之一边、置之不顾,这样的公司治理格局显然存在问题,应该极力避免,否则今后股东哪敢投资?
协调股东和经营者等利益的方法是监督和激励,这方面要争取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三者之和最小。笔者认为,为此,股东应强化对经营者监督,必要时制订出台股权激励方案,在股东大会审议董事、监事薪酬方案时,股东应积极参与表决,防止过高薪酬。另外,目前一般由公司经营管理层决定员工薪酬,笔者建议应赋权股东大会,来审议员工的薪酬决定机制,这方面同样不能失控。
除此之外,笔者建议,对于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的公司,可引进股权与债权共同治理模式,此类公司经营风险主要由债权人来承担,债权人有必要参与公司治理,包括对公司分红、进一步提高负债率等事务享有表决权和决定权。从立法上确定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承认公司债权人团体性,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办法,可维护债权人群体利益。对于资产负债率大于100%的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更应得到强化。
总之,上市公司即便退市,经营管理层也不能大肆为己敛财。公司无论上市还是退市,股东、债权人等主体的利益都必须受到尊重。
(责任编辑:热点)
-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
- 三季度11个项目盈利 公募REITs底层资产经营向好
- “保险+期货”护航农产品全产业链 一颗花生的增收“密码”(一线调查·扩内需 畅循环)
- 外交部:上合组织将为各国更好应对风险挑战、经济复苏发挥积极作用
- 梅斯特支持12月加息50基点 美联储政策处于合理位置
- 长城基金:外资流动影响情绪“温变”,市场静待新机
- 累计跟进300个纾困项目,信达地产前三季营收119亿
- 中加基金:“跷跷板效应”明显,债市接下来怎么走?
- 2022年11月24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东航前三季度同比增亏近200亿 已逐步恢复多条国际航线
- 宁波:把乡愁转化为共富动力
- 宁波:把乡愁转化为共富动力
- 保险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 民生金融租赁获批发行150亿元金融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