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大幅降价 自主新能源车企如何应对?
在否认降价信息不到一个月的幅降时间,“价格屠夫”特斯拉还是价自官宣降价了。10月24日,主新特斯拉官微公布了中国大陆地区在售的车企Model 3及Model Y降价消息。
值得关注的幅降是,这轮降价范围广、价自力度大,主新涉及两款主销车型Model 3、车企Model Y的幅降全部版本,最高降幅达到3.7万元。价自而对比此前特斯拉采用部分车型涨价的主新方式,其涨价幅度也仅在1-2万元之间。车企
■新快报记者 张磊
“以价换量”缓解销量压力
对于特斯拉选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势头减缓的幅降节点进行降价,业界猜测纷纷,价自成本下降和销量承压是主新降价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了超过90万辆新车,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32万辆。但10月份以来,特斯拉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有业内人士曝出10月份特斯拉的订单量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相比之前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而随着天气转冷,国内四季度电动汽车市场也将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与年初制定的50%年增长目标,或者是马斯克所说的150万辆年度目标相比,特斯拉还面临着巨大的销量压力。
此外,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不再具备压倒性的领先优势。Model 3和Model Y所处的细分市场内群狼环伺,包括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在内的自主品牌均推出了这些价位段的产品,在产品力和本土化方面可能比特斯拉更胜一筹。以比亚迪为例,今年9月份,比亚迪汽车销售新车20万辆,是特斯拉销量的两倍多;前三季度比亚迪的累计销量为118.01万辆,而特斯拉的累计销量为90.85万辆。这也一定程度表明,中国市场订单的增长乏力可能是特斯拉考量降价的直接导火索。
对于比亚迪高歌猛进的态势,特斯拉的前董事会成员史蒂夫・卫思力表示,第一次认为特斯拉有了一个真正的挑战者,那就是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拥有完整闭环的供应链系统,拥有三电、芯片等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技术。
国内车企会跟风降价吗?
今年年初,特斯拉的首次涨价引发了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集体涨价潮。而此次特斯拉2022年的“首降”是否也会引发连环效应,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应该不会。
目前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并未做出调整价格策略举动,埃安则向媒体表示,埃安的产品定价比较合理,希望直接参与到和同级燃油车的竞争,做大市场体量来实现规模效应。
与特斯拉相比,国内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盈利水平也暂不支持他们降价。在今年初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蔚来创始人李斌就直接表示,特斯拉降价,蔚来不会降,因为没有什么降价空间,毛利率表现和特斯拉有差距。
据了解,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已获得大幅提升,这项利好也助推了生产成本的降低,用户提车周期也从几个月前的数月时间大幅缩短至1-4周。此外,根据财报显示,特斯拉前三季度的汽车毛利率为27.9%,而去年同期更是超过了30%,远超比亚迪的16.3%。
事实上,新能源车企调高价格抑或是连番降价,都和当下的生产成本走势密切相关,而目前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相关研报显示,截至今年5月,电动汽车的平均原材料成本较2020年3月增长了144%,这些材料以钴、镍和锂等材料为首,它们是生产电动汽车的必需材料。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对记者表示,特斯拉通过产品大幅降价,提升产品性价比,抢占市场,短期来看,一定能提升销量;长期而言,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加快创新,提升竞争力,共同把电动汽车市场做大。
(责任编辑:时尚)
- 年内罚没1600万!重庆农商行涉“九宗罪”,新董事长履职不足半年
- “同花顺崩了”再上热搜,同花顺回应称受华为云网络影响
- 外交部回应泽连斯基香会言论:台湾问题同乌克兰问题的根本性质完全不同
- 事情正在起变化!这个板块盘中异动,拐点即将到来?3万亿资产再度爆发,主力大手笔买入(名单)
- 中国数字贸易规模、顺差实现“双升”,仍需加快对接高标准贸易规则
- 报告:IT业领跑中国2021届毕业生薪酬榜 长三角珠三角薪资较高
- 高盛盘前跌超2% 传旗下ESG基金遭SEC调查
- 消息称台积电2023-2024年或无法以预期速度增产 因设备供应紧张
- 个人养老基金|国投瑞银旗下养老FOF增设Y类份额
- 英国4月经济环比下降0.3%
- 北京东城加大公共场所防疫检查力度,抓好社区胡同24小时卡口值守
- 松下将对包括断路器等电路设备在内的16000个产品涨价 涨幅最高为2倍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积极补充资本 银行青睐二级资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