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计二季度降准降息 都有操作空间
本报记者 刘 琪
“中国货币政策的预计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表示,季度降准降息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操作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空间以及煤炭、预计石油、季度降准降息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操作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空间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预计
此前,季度降准降息4月21日晚间,操作易纲在第4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上谈到,空间“中国货币政策的预计首要目标是稳价格和稳就业”。
对于易纲连续两天强调我国货币政策的季度降准降息首要任务、目标是操作“稳价格”,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近期欧美等主要经济体通胀创数十年来新高,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我国央行必然会对这一现象高度关注;二是近期国际粮食、能源等商品价格出现一轮快速上涨过程,一旦基础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往往会带动各类商品价格全面走高。
王青表示,在当前全球高通胀局面下,央行强调“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表明了我国坚定维护物价稳定的决心。同时,考虑到我国物价形势整体温和,这一表态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发生变化。
易纲在第4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上谈到,稳价格既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稳定。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始终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市场利率保持在合理区间。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阶段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健基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近期疫情多点散发导致局部的供应链产业链受阻,需要防范供给受阻对国内物价影响。同时,国际能源及原材料商品价格长时间‘高烧不退’,可能推动部分上游企业向下游终端转嫁部分成本。”周茂华表示,货币政策在推动国内需求稳步恢复的同时,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助企纾困,畅通货运物流,提升供给效率。
王青预计,接下来我国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过程中还将延续边际宽松、适时加力的基本取向。二季度货币政策在结构性政策工具重点发力的同时,降准、降息等总量型工具都有操作空间。同时,考虑到2021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保持强势,未来也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构成实质性掣肘。
(责任编辑:探索)
- 罗军:坚定不移走具有新时代特征、富有广西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 加钱“无底洞”、工艺不合格,万亿赛道家装行业该如何转身?
- 车企“小号”混战资本赛道
- 艾比森上半年净利仅为8142万元 5.37亿元大手笔现金分红受质疑
- 直击2022金融街论坛|沙雁:市场对国企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仍有待提升
- 新华述评: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六
- 长江汽车兴衰启示:一家新能源车企会犯多少错
- Nikola Q2营收超预期 预计2022年将交付300-500辆Tre Bev电动卡车
- 林伯强:采取多元化激励机制,发展“个人碳账户”
- 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
- 套现220亿美元!软银被曝“预售”三成阿里持仓 董事席位或不保
- 大专学历不符合规定,人保健康某支公司副总任职资格获批9个月后被撤销
- 周学军:金融国际合作为全球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 融信中国7月总合约销售额约7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