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再现“日光盘”,6月百强房企销售环比增长超六成
记者|吴波
站在年中回望,日光盘房地产市场的楼市成交数据和市场信心似乎都在显示行业正在低位修复,将逐步走出困境。再现
来自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月百上半年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的强房企销同比降幅处于50.3%的高位,但环比增长情况继续好转,售环TOP100房企6月的比增业绩规模环比增长61.2%。
同时,长超成6月重点30城供应面积环比增长50%,日光盘同比跌幅收窄至36%;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1%,楼市同比跌幅收窄至38%。再现
走出“今年4月销售成交腰斩”的月百下行周期后,5月房地产销售端就出现环比改善,强房企销定金预收款和个人按揭也出现了跌幅收窄的售环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比增5月商品房销售规模在年内首次实现环比增长。5月商品房销售额达10970万平方米和10548亿元,环比分别上涨26%和30%。
这些数据给市场回暖注入更多的信心。
在6月28日举行的万科2021年度股东大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对楼市发表了一些积极言论,他称短期看市场已触底,会缓慢、温和地恢复。
惠誉评级亚太区公共融资业务主管兼大中华区评级业务拓展负责人洪硕亨认为,从监管的角度讲,房地产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贝壳研究院也判断,当下楼市已经走向复苏,强二线和一线城市已经领头修复。假设下半年外部经济形势没有突发事件,根据不同城市需求基本面和政策支持力度综合判断,预计今年6-12月一线城市与去年同期销售额基本持平,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同比略有下降,带动2022年全年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销售额同比降幅约9%、19%、14%。
“整体看,新房市场将基本回到合理中枢水平,全国商品住宅累计销售额13.8万亿元,较2021年降幅15%,与2019年13.9万亿元的销售规模基本持平,略低于2018-2020年三年平均14万亿元的规模。”贝壳研究院认为。
6月28日,惠誉评级分析称,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5月下调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此外,面对新房销售急剧下滑和土地出让收入缩减,各线城市的地方政府也调整了购房限制。为提振住房需求而调整限制性政策的二线城市,或将迎来新房销售的温和复苏,但低线城市的政策效果料将有限。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数据显示,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市场更具弹性,苏州、南京等成交放量,环比涨幅超30%。6月上海购房需求回补,成交率先同比转正,新盘平均去化率高达85%,“日光盘”占比近7成。
比如,仁恒位于上海杨浦的仁恒海上源项目6月末推出372套房源,吸引了近1800组客户参与认购并全部售罄,单项目销售近60亿元。尽管因供应“撞车”,部分远郊刚需盘去化率跌至3成,但开盘当天认购套数也都在百套附近,实际去化压力整体可控。
中西部地区市场也在筑底,成都、西安、长沙等成交稳中有升,核心片区“日光盘”屡见不鲜。
环渤海地区市场也出现局部转暖,北京市场显著升温,新盘平均去化率超40%,高性价比楼盘持续热销,尤其是豪宅成交热度不减。济南、青岛等集中网签备案,成交环比涨幅都在70%附近。
中指数据也显示,上半年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修复更快。 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55.7%的销售业绩来源于二线城市,同比微降0.6个百分点,销售贡献率仍为主导。一线城市销售业绩贡献率同比大幅增长5.7个百分点至25.7%,增幅显著。
具体来看,北京销售贡献率最高,“北广深”贡献率提升较快。中指数据显示,上半年,20家代表企业销售额贡献前三城市分别为北京、南京和广州,销售额贡献率分别为9.4%、7.1%和6.3%。
相较2021年同期,代表企业销售额贡献率第一的杭州滑落至第四,销售贡献率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北京、南京和广州均前进一位,销售贡献率分别同比增长1.8个、1.0个和1.5个百分点。
从增速来看,20家代表企业在一线城市的销售额贡献率均提升较快,其中,深圳销售额贡献率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上海因受到疫情影响,销售额贡献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分企业来看,华润置地、、越秀地产、等围绕其总部所在地的优势资源,深耕一线城市北京、广州、深圳,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均在40%以上;碧桂园和美的置业布局偏向三四线,50%的销售业绩贡献来源于三四线城市,但业绩贡献率逐步下降,同比分别下降5.8和1.1个百分点。
尽管市场已有所回暖,但距离真正企稳复苏还需要时间。
郁亮判断,市场恢复仍将是一个缓慢温和的过程。洪硕亨也有着类似判断,“地产行业可能还处于一个相对低谷的状态,并没有完全从困境中走出来。大概要等到今年7、8月才能看到地产行业是否有可能整体回暖。因为,6月之前可能全国多地都处于疫情升级或封控状态下,很难支撑购房者的消费信心。”
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对界面新闻表示,房地产市场有望迎来边际改善。亿翰股份董事、首席研究员张化东则称,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回暖较难,但四季度回暖概率较大。
(责任编辑:知识)
- 浙商医药孙建:“二十条”后的医药投资主线思考
- 卫星化学 竟成自家人“提款机”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黄屏总领事出席哈佛中国论坛并发表演讲
- 安徽刚刚通报:新增44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六安32例
- 美前财长:美国应专注于建设自身经济实力,而不是攻击中国
-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出台: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 强化“关键少数”主体责任
-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 上海一超市人员涉嫌非法经营罪被警方查处
- 中金策略:继续聚焦“稳增长” 关注政策会议信号
- 微短剧助力快手流量“拉新” 快手CEO亲自下场“抓”电商
- 一笔大单超半年营收,背后是“印度首富”!这家光伏设备龙头国际业务提速
- 在美国,印度防长对华放狠话:不会放过伤害印度的国家
- 新华时评 | “动态清零”是当下中国抗疫的最佳选择
-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 我国公募REITs发展如何,痛点何在,走向何处?这场会议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