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市场涨跌互现 农产品和能源化工品表现强势
炒股就看,商品市场势权威,期货专业,涨跌及时,互现化工全面,农产能源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品和品表
◎记者 陈雨康
2023年首个交易日,现强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涨跌互现,商品市场势部分和能源化工品表现强势。期货截至下午收盘,涨跌苹果涨逾6%,互现化工橡胶涨逾3%,农产能源原油、品和品表甲醇、现强纯碱、商品市场势LPG等涨逾2%。生猪跌逾3%,焦煤、焦炭、沪铝跌逾2%。
资金流向方面,文华财经数据显示,工业品多以减仓为主。其中,铁矿石遭近15亿元资金抛售,有色板块流出资金超过15亿元。
业内大多看好“内需型”商品。业内人士表示,鉴于欧美央行加息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2023年一季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或加大。二、三季度国内经济有望加快复苏,进而带动全球需求回暖,大宗商品尤其是“内需型”商品有望逐步走强。
昨日,苹果期货“异军突起”,主力合约站上8300元/吨关口,创两个多月新高。广发期货认为,此次苹果期货异动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苹果期货贴水现货,期货盘面价格持续低于现货,随着春节备货旺季来临,期货盘面价格开始拉升;另一方面,本周及下周为春节前苹果现货走货的高峰期,本周山东主产区走货量环比上周有所增加,预计下周主产区冷库出库量将继续增加。
国内外油价维持强势。原油主力合约昨日收涨2.58%,原油期货在近3周累计涨超12%。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12月,“欧佩克+”宣布维持原定的200万桶/日的原油减产政策不变,欧美决定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原油分析师朱光明表示,预计2023年上半年油价或偏高位运行,将在70美元/桶至90美元/桶之间波动。欧洲局势存在不确定性,“欧佩克+”维持减产举措。同时,需求端存在向好预期,美联储加息暂缓,亚太地区需求复苏,市场信心恢复。
有色金属期货昨日有所下跌,其中,沪铜跌近0.5%,沪锌跌近1%,沪铝跌幅超过2%。南华研究院投资咨询部有色分析师肖宇非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受假期及年末需求清淡等因素影响,国内铝锭库存出现明显累库迹象。锡是有色板块中表现较强的品种,主要是因为预期向好,投资者相信电子消费将在二季度开始有所回升,并在三季度出现明显的库存下降。
黑色系商品表现稍逊。南华研究院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黑色研究总监盛明星表示,目前钢材市场仍处于需求淡季,下游厂商正陆续放假。高价钢材主要由成本推升,冬储需求不足,钢厂出现库存累积。不过,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乐观预期暂时难以被证伪,预计市场将继续在“强预期,弱现实”中运行。
展望后市,光大期货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宏观经济将呈现“内稳外忧”特征。预计2023年海外经济更接近于“滞胀”,国内经济有望迎来改善。国内方面,预计消费、基建将成为推动经济的主要力量,而通胀压力可控;海外方面,通胀不降、加息不止仍是重要风险点。无论是通胀见顶,还是通胀冲高导致美联储激进加息,都将导致需求走弱,美国经济增长压力开始凸显。
(责任编辑:休闲)
- 2023年起京东高管现金薪酬降低10%-20%不等
- 额度400亿!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来了,五省纳入
- 重磅利好提振!A股涨上热搜!市场底部终于“磨”到了?
- 日本解除疫情重点管控 各大百货店上月业绩大幅超过去年同期
- 复盘债市起伏一周:跌势如何蔓延,何种产品/资产受伤最重,净值化有哪些深远影响?
- “胖手指”再现!北欧股市“闪电跳水” 带崩欧股
- CBA第三个赛会制赛季作结,变化、倦怠、何以为继?
- 4月券商金股组合集体“踩坑”:359个金股标的平均跌10% 前4月4只组合亏损超30%
- 央行、银保监会: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
- 中国CVC机构盘点 | OPPO:以芯片为核心 寻觅第二曲线
- 北交所、新三板正式发布退市规定!
- 工信部:一季度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3236亿元 同比增长1.4%
- 百融云-W11月22日耗资约807.48万港元回购110.1万股
- 工商银行一季度归母净利906.33亿元 同比增长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