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规模重回27万亿 五大板块获基金密集调研
炒股就看,公募规模权威,大板调研专业,块获及时,基金全面,密集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公募规模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张智博
在经历了4个月的大板调研下跌后,今年1月公募基金规模开启回升步伐。块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基金2023年1月,密集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27.25万亿元,公募规模环比提升4.68%,大板调研逼近2022年8月峰值;基金数量持续攀升,块获目前超过1.06万只。基金
五大板块获基金密集调研
与此同时,密集基金公司参与调研的热情也十分高涨。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春节后至今,基金公司合计参与调研上市公司648家。
行业上,以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和计算机调研上市公司数量居前,分别有92家、75家、73家、55家、55家获基金公司调研。
调研了多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华夏基金看涨2023年医药板块。其表示,结合估值、基本面以及市场因素等方面,医药板块向上的确定性较高。在反弹过程中,板块估值更加均衡,结构更加活跃,会呈现百花齐放现象。看好中药、创新药、高端医疗设备、医疗消费复苏等细分方向机会。
华鑫证券表示,2022年,电子景气下行给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压力,需求减弱叠加库存高企导致供过于求。展望2023年,供给端上游资本开支有望明显减弱,库存逐步下降。需求端有望快速回升,叠加美国加息放缓,预计行业供需关系将显著改善。判断“投资底+库存底+业绩底”的三重周期底都将在2023年到来,行业迎来中长期投资机会。
基金密集调研多家
业绩高增长上市公司
数据宝统计,春节后至今,共计32家上市公司获40家及以上基金公司调研。速冻食品龙头高居榜首,共计86家基金参与调研;以77家基金调研次之;另有、、、和调研基金家数为60家及以上。
安井食品在调研过程中,主要回答了2022年业绩表现较好的原因以及对2023年利润率的展望等问题。公司表示,2022年通过稳健的原材料采购节奏、精细化的费用控制,实现了收入利润的双增长。随着公众消费意愿恢复,公司产能不断优化、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规模效应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业绩上看,基金公司多关注业绩有较大改善的上市公司。以快报数据或预告下限统计,高测股份净利润增幅居首,高达340.09%;澜起科技、安井食品、净利润增幅在50%以上。、、、则扭亏为盈。
高测股份回应了2023年金刚线产能规模、硅片价格下降对业务影响等经营性问题。公司认为2023年硅料及硅片价格将逐渐回归理性,公司将通过转化技术领先优势为生产成本优势,并落地产能来实现规模效益和整体盈利水平的提升。
风格上看,基金公司较多关注具备科技属性的成长型公司,包括、杰华特等半导体芯片公司,以及汉中精机、等机械设备公司。
财信证券表示,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日历效应,科技成长型公司在第一季度表现较佳。
基金密集调研上市公司
市场表现强势
春节后至今,A股市场横盘震荡,沪指收涨0.07%,深成指收跌1.61%。基金密集调研上市公司股价整体跑赢大盘,平均上涨8.4%。-UW累计涨幅超65%,汤姆猫、累计涨幅超50%。
以基金2022年四季报口径统计,云从科技-UW、汤姆猫没有进入任何一家基金公司的前十大重仓股,天孚通信则获得易方达、景顺长城、博时等多家基金公司共同持有。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陈锦兴/制图)
(责任编辑:百科)
- 外卖小哥猝死案审结,新业态劳动者权益谁来保障
- 通用Cruise第二季度日均亏损逾500万美元
- 拆一包趣店牌预制菜 保质期、净菜和软袋背后的名堂
- 银保监会部署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 恩捷股份:生产及交付均在正常进行中,董事会和监事会正常运作
- 英媒:企业信心跌至两年最低 德国经济濒临衰退
- 鸿蒙OS 3.0发布 可支持12种智能设备组合协同
- 科技股下半年重振旗鼓?谷歌、微软等财报令投资者信心大振
- 搞权色钱色交易、插手贷款业务……都本伟落马,曾任辽宁省联社理事长
- 小鹏汽车回应自动驾驶系统误判:已经连夜收到优化需求
- 7月27日复盘:短期内或有突破 主力资金重点出击13股
- 苹果下架涉黄APP,大尺度照为何能过审?业内人士称审核机制可能有漏洞
- 工银瑞信基金10月经济数据点评:疫情和出口压制经济 消费与地产有望向上修复
- 因8月底前无法支出完毕 多地开展专项债资金用途调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