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行业纳入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范围,如何判断企业是否符合条件?
近日,个行财政部、业纳业否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入全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1号,以下称21号公告),额退明确将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行业纳入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范围。还增何判新政策实施后,值税如何判断行业性留抵退税政策范围?留抵存量留抵税额如何确定?增量留抵税额如何确定?快来一起学习吧。
1.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扩围到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后如何判断行业性留抵退税政策范围?税额
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后,形成制造业、范围符合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断企按照21号公告的条件规定,制造业、个行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业纳业否是入全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批发和零售业”、“农、额退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上述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计算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一个纳税人从事上述多项业务,以相关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加总计算销售额占比,从而确定是否属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纳税人。举例说明:某纳税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共取得增值税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生产并销售机器设备销售额300万元,外购并批发办公用品销售额200万元,租赁设备销售额250万元,提供文化服务销售额150万元,提供建筑服务销售额100万元。该纳税人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发生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销售额占比为65%[=(300+200+150)÷1000×100%]。因此,该纳税人当期属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纳税人。
2.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纳税人按照21号公告规定申请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如何确定?
纳税人按照21号公告规定申请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继续按照14号公告的规定执行,具体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一)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或等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二)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存量留抵税额为零。
举例说明:某大型餐饮企业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500万元,此前未获得存量留抵退税。2022年7月纳税申报期申请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时,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2000万元,该纳税人的存量留抵税额为1500万元;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000万元,该纳税人的存量留抵税额为1000万元。该纳税人在7月份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将再无存量留抵税额。
3.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纳税人按照21号公告规定申请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如何确定?
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纳税人按照21号公告规定申请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继续按照14号公告的规定执行,具体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一)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税额。
(二)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举例说明:某大型零售企业纳税人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800万元,2022年7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0万元,在8月纳税申报期申请增量留抵退税时,如果此前未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200(=1000-800)万元;如果此前已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1000万元。
4.纳税人在适用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时如何确定其行业归属?
21号公告明确,按照14号公告第六条规定适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时,纳税人的行业归属,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于以主要经济活动确定行业归属的原则,以上一会计年度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比重最高的行业确定。
举例说明:某混业经营纳税人2022年7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其上一会计年度(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其中,提供建筑服务销售额200万元,提供工程设备租赁服务销售额150万元,外购并销售建筑材料等货物销售额150万元。该纳税人“建筑业”对应业务的增值税销售额占比为4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应业务的增值税销售额占比为30%;“批发和零售业”对应业务的增值税销售额占比为30%。因其“建筑业”对应业务的销售额占比最高,在适用小微企业划型标准时,应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的建筑业的划型标准判断该企业是否为小微企业。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责任编辑:知识)
- 铭匠光学发布新款富士口27mm F2.8自动镜头固件V1.0.2
- 涨停板复盘:沪指跌近1%失守3300点 两市成交金额跌破万亿
- 又一白酒企业扩产!泸州老窖拟近48亿元投资智能酿造技改项目
- 华为车主大多来自手机用户,Mate系列最多,有人手握Mate40保时捷版等待新机型
- 靴子落地 !药品网售监管办法12月1日起施行,对第三方平台影响有多大?
- 大举加仓!首份偏股基金二季报出炉,看好汽车和光伏行业
- 对话周应波:一个基金经理和他身后的时代
- 国际金价跌势放缓 短线仍下看1717美元
- 平价、小而精 自助餐“翻红”
- 国资布局加速优化调整 13组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
- RCEP政策利好提振江苏外贸企业信心
- 一粒药卖七千元?常见保健品养老诈骗骗局套路揭露→
- 我国网络诚信发展年度报告首次发布 网络诚信建设整体状况持续向好
- 国际油价又跌,印度一天薅68万桶俄罗斯原油!国内汽油有望重回8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