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发文2023年起取消就业报到证,建立毕业去向登记制度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5月13日,国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发文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从2023年起取消就业报到证,年起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手续,取消去并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业报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到证登记必要环节。
《通知》明确,建立稳妥有序推动取消就业报到证。毕业从2023年起,制度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国办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发文改派手续,年起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取消去落户、业报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到证登记必需材料。
同时,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章环节,取消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报到手续。《通知》指出,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凭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在就业地办理落户手续(超大城市按现有规定执行);可凭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在原户籍地办理落户手续。
《通知》提到,教育部门要健全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系统,方便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鼓励受疫情影响地区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实行网上签约。对延迟离校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相应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高校要及时将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重要材料归入学生档案,按照有关规定有序转递。
记者注意到,《通知》还提出,从2023年起,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高校要指导毕业生(含结业生)及时完成毕业去向登记,核实信息后及时报省级教育部门备案。
此外,《通知》要求,指导用人单位根据工作岗位实际,合理确定入职体检项目,不得违法违规开展乙肝、孕检等检测。对外科、内科、胸透X线片等基本健康体检项目,高校毕业生近6个月内已在合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的,用人单位应当认可其结果,原则上不得要求其重复体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责任编辑:探索)
- 多家银行落实首批认股权登记业务
- 万达集团“老将换防”,张霖地产商管“一肩挑”
- 国合会委员汉森呼吁:正视海洋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 特朗普怒发12页声明:这是私设公堂
- 遭英国监管机构指责“可能削弱市场竞争”,微软和动视暴雪回应
- 网约车司机非接单时间醉驾撞死行人,法院判平台担责四成
- 俄乌冲突推升农业生产成本 阿富汗粮食危机恐加剧
- 巴菲特午餐开拍 最后一次“朝圣”叫价已超过300万美元
- 金融16条出炉!金融支持房地产再加码 市场解读七大看点
- 大众和奔驰宣布支持2035年禁售燃油车
- 卡位暑期关口 彩电厂商打响护眼大战
- 国合会委员汉森呼吁:正视海洋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 中疾控:高风险区连续5天无新增表明社区传播已基本阻断
- Spirit Airlines更新两家收购者评估流程 谁将胜出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