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中国尝试过无垃圾生活是什么样的
彭博社7月2日文章,美媒原题:在中国尝试过无垃圾生活是中国什么样的 过去6年,俞媛(音)一直在尽力过一种不产生任何不可降解垃圾的尝试生活。她去咖啡馆和餐馆会自备咖啡杯和筷子,过无她购买二手衣服且从来不订外卖。垃圾白天,生活什样她在北京的美媒一条老胡同经营一家出售日用品的小店。店内所有商品都不是中国一次性塑料制品,她也不为顾客提供塑料袋。尝试“虽然这不容易,过无但并非不可能,垃圾因为当中国还不发达时,生活什样每个人都曾过着低碳生活。美媒”30岁的中国俞媛说。
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尝试目标,“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是官方十大行动之一。但在实践中,让中国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选择并非易事。以购物为例。绿色和平组织的数据显示,所有网购货物2018年在中国产生了940万吨包装垃圾。虽然每年中国的主要电商平台都敦促卖家使用更多的可回收包装和更少的胶带,但过度包装不会受到任何惩罚,因为如果商品在运输期间被损坏,商家可能要赔钱。
在订餐平台上,虽然顾客现在可以选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但一些餐馆还是会给你加上。环保组织“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项目顾问埃勒里·李(音)说,个人行动是可以推动企业做出改变的。自从订餐应用程序增加了顾客投诉餐馆强加餐具的功能后,他注意到更多商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不幸的是,对于中国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来说,要找到大多数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并不容易。电商平台正在努力改变,比如为一些节能家电添加绿色标签,提供一些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的排放信息。但对俞媛这样的人来说,这种变化实在太慢。她认为最佳选项就是少买。现在,她的衣服不超过50件;她在6年前就停止购买瓶装水;她估计自己过去半年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还不到0.5公斤。“我的生活方式有点像逆水行舟。”她说,“但我觉得没什么。只有每个人都做出一点努力,才能取得进展。”(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知识)
- 站在世界之巅选人才!上海等你来……
- 扎克伯格“联姻”微软,字节联想连出新品,元宇宙走向务实
- 重磅!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多维度修订回购增持规则
- 阿根廷还有“卡塔尔美元”和“酷玩美元”?
- 梅西和C罗下棋照片火爆全网,英媒:实际上是某时尚品牌宣传照
- 日媒:国际金融协会称31个新兴国家债务逼近100万亿美元
- 周三美国WTI原油收跌2.3% 连续第三日下跌
- API原油库存猛增700万桶,油价连跌三日
- 美股短期还要跌10%?小摩:明年或迎来一丝转机
- 既能装水桶又能装行李箱,这么能装的竟然是它?!
- 沉浸式体验元宇宙,南沙全国首推“元宇宙”赋能智慧新政务
- 收缩战线 创新药企囤粮过冬
- 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养老金融机构要严控成本,进一步让利于民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优化禁止回购窗口期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