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货:为即将定产的红枣展望前景
作者 |田亚雄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2年7月26日
在2021年冬春传统消费旺季出现旺季不旺情况后,中信展望便进入了漫长的建投将定弱势震荡行情。春节、期货前景端午节日补货带来的为即提振作用很快便消失。我们认为红枣未来行情主要需考虑现货与新季生产情况两大问题。红枣
现货方面,中信展望夏季天气炎热,建投将定以时令水果消费为主,期货前景是为即红枣传统消费淡季。且6月中旬以来,红枣仓单注销较多,中信展望对应的建投将定交割品与非标品以较低价格大量流入市场,增加市场供给并进一步冲击客商自有货。期货前景导致市场上低价的为即二三级小品级品种价格偏稳,特级品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红枣稳中偏弱,但较高价的一级品波动频繁,明显偏弱。
下一个现货的关键节点便是围绕中秋的备货行情,本年中秋节为9月10日,备货行情可能自8月中上旬开始。若客商备货积极,成交出现提振,推动现货价格,则可能形成较理想的利多故事。
产区生产情况方面,自7月中上旬进行的环割工作已经过去两周,坐果基本完成,至7月底产量情况将趋于明朗。部分团场落果较多,但整体较去年大减产或有明显恢复,近期高温对一二茬花影响可能有限,对后期新枝坐果或有一定影响。
从近1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正常年份下,新疆平均主产区单产约0.38吨/亩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干热风带来的减产影响在近十年中亦属少见,当年的单产仅为0.22吨/亩。
新疆主产区中阿拉尔、阿克苏、喀什麦盖提等优质产区的单产水平要明显强于全省整体水平。根据我们采访结果,上述优生产区一般能达到0.8-1吨/亩的单产,目前为了实现优质保价的目的,单产水平控制在0.6-0.8吨/亩。
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新疆主产区产量或出现较明显恢复,接近近年平均水平。下树前的潜在不确定因素主要在于9、10月的上糖期是否会出现大量降雨,导致裂果,使其变成残次品,造成优果减产。
在产量有较大可能出现明显恢复的背景下,种植成本的提升可能影响红枣下树后的第一轮货权博弈,较高的种植成本可能抬高枣农希望获取的理想报价。租地成本、肥料及人工成本共同推高了本产季的种植成本,较去年的3250元/亩或有约10-15%的提升。最终这一成本将传导至消费市场,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红枣在2021年冬春传统消费旺季出现旺季不旺情况后(详见《【建投专题】Paradise Lost,减产背景下红枣为何持续萎靡》),便进入了漫长的弱势震荡行情,其中春节、端午节日补货带来的短期提振很快便消失。在此,我们对新季红枣逐步定产后的红枣行情进行一点展望。
对于目前处在消费淡季,正在市面上流通的红枣,其价格运行区间有着以下特点:二、三级的小品级品种价格偏稳,特级枣价格稳中偏弱,有一定波动,而一级品的价格波动频繁,且呈较明显的偏弱趋势。
我们认为以下原因造成了红枣现货端缺乏上行动力:1. 夏季天气炎热,以时令水果消费为主,红枣处于消费淡季,需求有限。2.6月中旬以来,仓单注销较多,对应的交割品与非标品以较低价格大量流入市场,增加市场供给并进一步冲击客商自有货。
红枣现货端接下来的关键节点便是围绕中秋的备货行情,本年中秋节为9月10日,备货行情可能自8月中上旬开始。若客商备货积极,成交出现提振,推动现货价格,则可能形成较理想的利多故事。
对于新疆主产区的新季红枣,自7月中上旬进行的环割工作已经过去两周,坐果基本完成,至7月底产量情况将趋于明朗。去年受干热风影响严重减产,与之相比,虽然部分团场落果明显,但整体上今年产量有明显恢复。根据我的农产品网消息,近日麦盖提、若羌、且末最高气温可达40℃,高温对一二茬果影响不明显,但可能对后期新枝坐果造成一定影响。
对于红枣种植面积与产量预期,我们可以参考往年的单产情况以对本产季产量恢复程度形成一定预期。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我们能发现以下事实:1. 新疆主产区的单产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2. 去年干热风带来的减产影响在近十年中亦属少见,新疆单产仅为0.22吨/亩。3. 2012年以来的10年里,正常年份下,新疆主产区平均单产约0.38吨/亩。
此外,对于新疆主产区的产量恢复情况,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新疆主产区中阿拉尔、阿克苏、喀什麦盖提等优质产区的单产水平要明显强于全省整体单产水平。根据我们采访结果,上述优生产区往往能达到0.8-1吨/亩的单产,目前为了实现优质保价的目的,单产水平已经受到一定限制,一般控制在0.6-0.8吨/亩。
对于新疆主产区产量恢复明显观点,我们认为其主要不确定因素在于9、10月的上糖期是否会出现大量降雨,导致裂果,使其变成残次品,造成优果的减产。
由于红枣下树后的第一轮行情来自果农与客商的货权转移博弈,在此我们需要提示本产季红枣种植成本提升的情况。租地成本、肥料及人工成本共同推高了本产季的种植成本。
去年大减产行情下,收购价格高,一定程度刺激了果农的种植意愿。根据钢联数据,租地成本同比增长了200元/亩。本产季由于俄乌冲突等因素,肥料价格快速走高。此外,抹芽环割等人工费用出现不同幅度上涨。考虑到部分果农不需要支付地租,以及化肥施用习惯的不同等因素,今年种植成本较去年的3250元/亩的提升幅度可能在10-15%左右(钢联数据)。
在产量有较大可能出现明显恢复的背景下,种植成本的提升可能影响红枣下树后的第一轮货权博弈,较高的种植成本可能抬高枣农希望从客商获取的理想报价。最终这一成本将传导至消费市场,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责任编辑:探索)
- 射门成功没?世界杯裁判要看这块腕表才知道
- 光峰科技获批设立“深圳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分站”
- 浙江嘉兴: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
- “中招”了,我的经验是多带生活物资多备药,隔离也要好心情
- 信用债盘前提示| 市场企稳,各期限收益率多数下行
- 警惕“洋垃圾”变相进口 将“干磨废纸浆”拒于国门之外
- 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5%
- 光大期货:饲料成本支撑 蛋价历史同期高位
- 下至9岁,上至45岁的女性都可以打!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大幅扩龄,国产二价苗龙头如何应对?
- 查理财富谈|2022年4月世诚投资策略报告:成长风格迎来修复 看好科技型高端制造业、泛医药板块
- 连充电宝和运动鞋都能改装成偷拍装备?特大团伙被连根拔起
- 首席分析师露出“狼牙”,头部券商国泰君安为何神隐?
- 市占率、新能源渗透率均破50% 10月自主品牌“笑傲”国内车市
- 占机动车位,堵消防通道!“任性”的老年代步车到底该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