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齐志明
继续下大气力全面提高质量,人民日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刊文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给满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量供消费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断升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消费需求质量强国、人民日报航天强国、刊文交通强国、高质给满网络强国、量供数字中国。断升”
日前,消费需求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人民日报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刊文从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高质给满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等方面部署了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这些措施直面市场需求和群众关切,有助于推动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我国质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也要看到,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存在质量瓶颈,高品质产品、工程和服务供给不足,迫切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全面提高质量,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加强民生领域质量建设,是适应我国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品质消费日益向衣食住用行等全领域拓展。但与居民旺盛的消费需求相比,我国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要扩大安全优质食品供给,增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用品适用性,引导居民生活服务高品质发展,不断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加强民生领域质量建设,是稳住消费基本盘、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需要。要多措并举开拓消费新场景、挖掘消费新潜力。《方案》提出“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扩大信息与数字消费,加快消费有机融合,通过提高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等数字产品智能化水平和消费体验,支持企业构建形式多样的线上消费场景,将有效培育壮产品和智慧零售等消费新业态,拓展更广阔的消费蓝海,更好发挥消费的牵引带动作用。
加强民生领域质量建设,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要以加强质量建设为有力抓手,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形成供给结构优化与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加强民生领域质量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又任务艰巨的民心工程,需要久久为功。相信通过各方努力,我国消费品优质供给能力将不断增强,生活性服务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将全面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定能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责任编辑:热点)
- 董事长丛中不再“一肩挑”,陶志军新任中航证券总经理
-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48
- 财政支出年均增长8.5% 新增减税降费累计8.8万亿元
- 为结束碳排放调查Stellantis拟支付560万美元罚款
- 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 降降降!多地首套房商贷利率罕见破4%,楼市能支棱起来了?
- 雀巢与微盟达成合作 共探传统大快消数字化精细运营
- 智能手机用安卓 智能汽车要接着用吗?工信部原部长敲警钟:操作系统比芯片更迫切
- 跌懵了!一天内风云突变,油价吐回地缘风险溢价退回100美元之下
- 安全隐患未除,为啥各方对这个新兴产业跃跃欲试
- 龙迅股份二战IPO过会:招股书信披“洗澡”,股权转让曝出疑点
-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11月会议将采取“重大政策行动”
- 多家支付机构加码严控信用卡套现,都有哪些创新举措
- 电影《万里归途》背后故事:利比亚撤侨亲历者讲述回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