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非法信贷污染校园
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莫让全国学子正迎来“开学季”。非法在欢喜的信贷校园同时,学生们特别是污染大学生们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理性满足自身金融需求,尤其要警惕非法校园贷。莫让近期,非法已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指导辖内银行走进校园,信贷校园对非法校园贷的污染相关风险开展防范教育。
有人问,莫让校园贷是非法否应该一刀切?学生群体基本没有收入,他们有必要贷款吗?信贷校园需要明确的是,合规合法的污染校园贷有其必要性。近年来,莫让高校学生的非法信贷需求日益旺盛,通常集中在创业、信贷校园培训等领域。面对合理信贷需求,正规金融服务渠道应予以满足。2017年,原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通知,畅通正规、阳光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其中,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
开了正门更要堵住偏门,备受社会关注的乱象主要集中在非法校园贷领域。从本质上看,非法校园贷大多属于网络贷款。为了高频、精准地触达学生群体,相关网贷平台会与学生常用的各类APP平台合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贷款信息。从形式上看,非法校园贷极力伪装,常常化身为手机贷、美容贷、培训贷、创业贷等,误导涉世未深的学生放松警惕。
非法校园贷有三大套路与危害。一是虚假宣传、诱导贷款。“凭身份证就能放贷、不要抵押担保、零手续费超低利率……”当你看到这类广告词时,千万要提高警惕。二是签订虚假合同、非法暴力催收。一旦拿到贷款你就会发现,利率不仅畸高,想按时还款还很难。为了不让学生按时还款,非法平台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故意设置技术障碍或“不接电话、不回信息”,学生逾期后,非法平台要么收取高额违约金,要么介绍学生去另一平台再借款“以贷养贷”,要么用轰炸通讯录、恐吓、上门骚扰等方式向学生及其特定关系人索取债务。三是不严格保护甚至盗用借款人信息。从以往公布的案例看,不法分子会冒用借款学生的个人信息从事非法借贷等。
值得肯定的是,经过多年治理,非法校园贷风险已有所收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尽管监管部门已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但非法平台会通过网络渠道钻空子,无形中渗透、影响学生群体。为此,一方面,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协同整治力度,对于新风险露头就打,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切实担起责任,加强教育引导,建立排查整治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
最关键的是,学生群体要树立合理消费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他用的手机是最新款,我用旧款的没面子,借钱我也要买新款……”要知道,独立、自强、勤勉才是最大的面子。学生群体切忌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如果确实有信贷需求,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并按时还款,保持良好征信记录,走好人生路的每一步。
相关文章:
- 华晨资本创始人王惠舜: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系统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 金融十六条: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 交易商协会: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 科罗拉多州枪击案疑因性别仇恨,拜登:美国必须解决枪支暴力问题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完善科创指数系列工具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 服贸会来了,参展的金融机构有哪些亮点?
- 隔夜要闻:美股收跌 美投资者热买中国看涨期权 马斯克裁推特销售员工 起底世界杯金主卡塔尔能源 迪士尼换帅
- 北京: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内核酸证明
- 抱歉,这轮不向VC/PE开放
- “双碳”助推新能源行业驶入加速赛道,资产管理的“不可能三角”或将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