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科普】新生宝宝便秘 当警惕!
新生宝宝便秘,育儿当警惕!科普
儿童便秘,新生是宝宝便秘一个让每位家长都头疼的问题。有时会导致小肚子胀鼓鼓的育儿,婴儿哭闹不停,科普家长们既着急又手足无措,新生常常自责喂养不合适,宝宝便秘照顾不细心。育儿
说到这个症状,科普不得不提一个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新生经常有宝爸宝妈咨询“我家孩子经常排便困难,宝宝便秘到底是育儿攒肚还是巨结肠呢?”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科普说小儿便秘就一定是先天性巨结肠,下面针对这个疑问,新生我们来聊聊先天性巨结肠这个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消化道畸形疾病。通俗的讲,就是末端的一段肠管因为发育问题,呈持续狭窄不放松的状态,长期处于痉挛状况,粪便无法顺利排出,积存的大便导致正常的肠管慢慢肥厚增大,变成巨结肠。
“攒肚”是一种民间通俗的说法,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宝出生后消化系统逐渐发育,消化道内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量逐渐增多,胃肠道蠕动逐渐形成规律,宝宝能够充分吸收母乳,导致食物残渣较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进而形成攒肚的现象,部分宝宝4-5天,甚至10几天不排便,攒肚期间宝宝的表现一切正常,体重会增加,排便为正常黄色软便。
主要表现:先天性巨结肠主要表现为便秘、腹胀和呕吐,出生后1-2天即可发病。统计表明,85%-94%患儿出现排胎便延迟,有时需洗肠才能排出胎便。腹胀自出生后逐渐加重,并发肠炎时,呈腹泻与便秘交替表现。该疾病男孩多见,有遗传倾向。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以后才排便,家长应加强重视;
若48小时后仍未排出胎便,且便秘症状持续存在,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错过最佳治疗机会,会引发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感染、消化道穿孔及结肠炎,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方式: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为了减少先天性巨结肠的并发症,应早诊断,早治疗。河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新生儿外科、肿瘤外科)主任牛会忠教授提醒广大家长:宝宝便秘需谨慎,新生儿表现胎便排出延迟和腹胀,儿童表现为顽固性便秘,3天或3天以上排便一次,或者每天排便但排便费力,大便粗而干硬,需警惕巨结肠的可能,通过钡灌肠、直肠肛管测压等检查可进一步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症一旦确诊,一般需手术治疗,普外一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该疾病已相当成熟。手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来源:河北省儿童医院官方微博
(责任编辑:探索)
- “这个橡皮的价格不好说”,北京部分文具店“刺客”出没!
- 朱鹤 盛中明|促消费的基础和关键
- 德国支持对俄实施进一步制裁 但摆脱能源依赖需要时间
- 北京骨灰海撒和海上公祭因疫情暂停,小型共祭仪式寄托哀思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 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
- 与时间赛跑 建援港医院
- 为何改、怎么推?人社部就《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 中银期货视频:股指回落商品延续强势 油脂领头原油钢铁上涨
- 两名高管被列入“黑名单”私募上海民享因失联被强制注销 重罚之下行业严监管成共识
- 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792例 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680例
- 今年社保将迎5大变化,涉退休人员养老金、跨省就医直接结算
- 新能源车狂奔在下沉市场:面子、票子和桩子
- 孔雀城:今年已完成70个项目复工,持续推进房源交付
- “魔珐科技”获1.3亿美元融资,资本助燃下,元宇宙离《终极玩家》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