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求职要谨防陷阱
[热点] 时间:2025-07-06 20:29:53 来源:尺瑜寸瑕网 作者:知识 点击:156次
转自:劳动午报
春节过后迎来求职高峰,节后谨防应聘求职人员陆续增多。求职近期,陷阱多地公安机关发出提示,节后谨防提醒求职者在找工作过程中提高警惕、求职加强防范,陷阱全面了解相关信息,节后谨防不要轻信招聘广告,求职避免“踩坑”。陷阱(1月30日《人民日报》)
春节过后,节后谨防许多人开始寻找新的求职工作,用工市场也迎来火爆场面。陷阱与此同时,节后谨防各类“招工”诈骗也趁机出动,求职一些不法分子瞄上求职者,陷阱利用网络平台、朋友圈等渠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对求职者诈骗钱财。
综观各种招工诈骗类案件,骗子诈骗手段可谓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不仅初入社会求职者被坑,就连工作多年的职场人也时而上当。据公安部门介绍,在一些招聘诈骗手段中,最多的就是网络虚假招工,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找工心切”的心理,以“高薪急聘”、“学历不限”、可兼职等各种诱人字眼吸引求职者注意,待取得应聘者信任后,继而要求交中介费、培训费、押金。
节后求职如何防止“踩坑”?一方面,求职者们要加强防范意识,找工作一定要选择信誉高的招聘网站或到正规的劳务市场,了解核实招聘企业的真实性,不要相信黑中介、游击招工者。同时,要摆正求职心态,一些脱离实际的“高薪岗位”往往就是陷阱,千万别被诱惑遮住了眼睛。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规范招聘市场秩序,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及时发布“避坑”信息,揭露诈骗伎俩和手段,严厉打击招工诈骗违法行为,为求职安全保驾护航。□刘予涵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中国科创 世界动能·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案例征集上线发布
- 中海天津:市区之王
- 德媒:瑞典拒绝与德国、丹麦联合调查北溪管道事件
- 往返日韩更方便!东航在青岛复航加密国际航班4班
- 杭州: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3个千亿级、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 基金发行市场升温,瞄准哪些方向?
- 英国减税政策U型逆转 但市场并不买单
- 10月13日美股成交前20:微软成立“工业元宇宙”团队
- 油价迎年内“第八跌”!后续还要降?
- 硬核又浪漫,还懂王羲之,她真是“宇宙级网红”!
- 模仿新东方直播带货,能撑得起“好未来”吗?
- 文旅部:十年来,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取得显著成效
- 林伯强:采取多元化激励机制,发展“个人碳账户”
- 加勒比岛国多米尼克宣布加密货币成为法定货币,但这次主角不是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