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普惠保险发展空间大
□记者 朱艳霞
近日,观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情况的普惠通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重点发展普惠保险、保险养老保险、发展健康保险等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空间人身保险产品。普惠保险再次成为业内热议的观察话题。
随着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普惠构建和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提升,普惠保险的保险重要性日渐突出。一方面,发展发展普惠保险是空间行业回归保障本源的本质要求。人身险回归本源不仅仅是观察发展保障型业务,而应让保险的普惠风险补偿功能普及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这就要求保险业将普惠保险作为发力重点之一。保险
另一方面,发展发展普惠保险也是空间保险业融入促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研究表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而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群体的总人数应达到8亿至9亿。从保险业的视角来看,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中低收入群体抵御风险并向中等收入群体进阶。
此外,低廉的普惠保险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全国多地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推出的“惠民保”项目,正是由于其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等普惠性特征,参保人数量在很多地方已超百万,并很快成为保险市场的“网红”。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保监会引导下,各人身险公司加大了普惠保险发展力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提供适当、有效的普惠保险产品。具体来看,一是大幅提高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国保险业在一些地区实现了脱贫后,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出的“防贫保险”就是典型的案例。二是积极开发投保门槛较低、核保简单、价格实惠、保障责任明确的产品。例如,一些公司开发的面向低收入群体、新市民群体的交通意外、意外医疗等普惠性简易产品。
但是,我国普惠保险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体现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供给覆盖面不够广,风险保障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还有一些靠低价抢占市场的现象。
因此,发展普惠保险依然任重道远。业内普遍认为,应进一步压实保险公司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产品开发体制机制,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符合保险业发展规律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这就要求,保险公司一方面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普惠保险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这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将会给行业带来新的风险,最终也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背离普惠保险的初衷。
来源:保险报
(责任编辑:休闲)
- 陕西:“十四五”末 力争县城和乡镇重点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 11月10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逆境生长 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上市后首次扭亏为盈
- Meta大裁员:1.1万人从元宇宙里“消失”
- 法国着力提升民众体育运动热情
- 福布斯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出炉 仅2人财富增长
- 11月3日北京正式入冬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曾宇:预计2030年全球量子网络将实现商用
- 信用卡、贷款代理投诉黑产成风 多家银行应声“宣战”
-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ESG投资是保险资金未来投资的主流方向
- 网飞制播《王冠》第五季播出,英媒担忧严重影响英国年轻观众看王室
- 苹果和亚马逊被指合谋打压第三方卖家、抬高iPhone和iPad售价
- 麒麟电池有计划供货给特斯拉吗?宁德时代:供应链合作信息属商业保密范畴
- 准备好了!首批近20家公募通过个人养老金平台验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