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先苦后甜”未来可期
□记者 强勇 哈尔滨报道
5年来,先苦后甜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国企改革扭亏增盈近40亿元,先苦后甜资产总额、国企改革所有者权益、先苦后甜营业收入、国企改革上缴税金等关键指标增长明显。先苦后甜黑龙江国企已由“改革脱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企改革呈现出靠改革创新、先苦后甜靠市场机制、国企改革靠自力更生的先苦后甜新特征。
黑龙江国企改革一路走来,国企改革在市场大潮中历经沉浮与考验,先苦后甜有的国企改革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输血依赖,最后破茧成蝶;有的先苦后甜企业出现了较严重的“市场不适症”,甚至在大浪淘沙中退出了历史舞台。国企改革过程中“有苦有甜”“先苦后甜”,殊为不易。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不少国企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偏重于资源型、传统型和公益型,盈利能力不够强。这些特点导致其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偏难,在混改方面可选择的路径相对偏窄。
几年前,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牌国企为谋求更好发展,数次尝试进行混改,均功败垂成。有合作意愿的多家投资者都不是战略投资者,资本运作多,产业协同少。投资者或要求签订对赌协议,或采取明股实债方式,要求高额回报。
“人”的问题也是国企改革面临的一大考验,如何在改革过程中解决好大家关心的“位子、票子、面子”问题,是其中关键。改革从高位推动到基层贯彻执行,上下必须“拧成一股绳”,否则就可能功亏一篑。
国企改革是东北振兴的重头戏,是影响东北转型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黑龙江从上到下凝聚改革发展共识,“真刀真枪”改革,“真金白银”投入,推动了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
曾经的亏损大户龙煤集团,现在已成为东北煤炭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三项制度”改革的主要矛盾,改出了活力。集团总部机构和管理人员分别精简78%和59%,目前集团在岗职工与2019年相比减少约万人,如此改革力度以往几乎未有过。
“改革最怕患得患失、犹犹豫豫。”采访中,大多数干部和企业家都谈到,改革只有“动了真格”,才能真正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最终尝到甜头。
“而今迈步从头越。”黑龙江国企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还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收益率、加快从资产管理转化为资本运营、实现国企发展稳中有进,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责任编辑:百科)
- “宇宙行”日赚9.47亿元!六大行“期中考试”结束,哪家成绩最亮眼?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浦东要依靠产业实现世界级人才集聚
- 阿迪达斯CEO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
- 中方反制美国是“惩罚全世界”?外交部回应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 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
- 负责人免职或停职,相关产品降价或撤网!白云山A、H股联袂大跌,啥情况?
- 四部门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安卓苹果短信体验糟糕,谷歌:都怪iOS太落伍
- 浙江加码对非经贸合作 签约项目金额约580亿元
- 上海消保委:培训机构线下服务将被允许逐步恢复,有四点消费提示
- 8月10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大港股份15天11板 南方精工5板
-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疾病不在职业病范围内
- 亚朵圆梦纳斯达克 加盟商平均回本却要21年?
- 美国粒子物理学界希望建造世界上第一台渺子对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