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6市2021年经济成绩单:合肥GDP全省第一,8城人均GDP超1万美元
原标题:安徽16市2021年经济成绩单:合肥GDP全省第一,安徽8城人均GDP超1万美元
2021年安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59.2亿元,市年同比增长8.3%,经济两年平均增长6%。成绩P超其中,单合第城第一产业增加值3360.6亿元,全省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7613.2亿元,人均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1985.4亿元,安徽增长8.7%。市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经济8.4:40.0:51.6调整为7.8:41.0:51.2。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321元,成绩P超同比增加7910元。单合第城
同时,全省安徽省16座城市2021年经济成绩单均已出炉,人均各城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安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其中,合肥GDP首次突破1.1万亿元大关;芜湖经济增速笑傲全省,GDP同比增长11.6%,两年平均增长7.6%。
合肥GDP突破1.1万亿,芜湖GDP增速领跑全省
从经济总量方面来看,合肥2021年GDP位居全省第一,达到11412.8亿元,站上1.1万亿元新台阶;芜湖GDP位居第二,达到4302.63亿元;滁州GDP位居第三,为3362.1亿元。此外,阜阳GDP首次突破3000亿元;池州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
从经济增速方面来看,芜湖以11.6%的GDP增速领跑全省;其后,六安以11.0%的GDP增速位列第二,池州以10.2%的GDP增速位列第三。同时,芜湖GDP两年平均增速达到7.6%,依旧领跑全省;紧随其后的是六安,GDP两年平均增速达到7.5%。此外,滁州、安庆、蚌埠、淮北、铜陵、池州暂未披露两年平均增速。
8城人均GDP超1万美元,合肥人均GDP全省第一
从人均GDP方面来看,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合肥人均GDP高居全省第一,由2020年的10.72万元增至12.18万元。其后,芜湖以11.81万元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二;马鞍山以11.29万元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三。
按照国家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2021年我国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6.4515的利率计算,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滁州、池州、宣城、黄山8座城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占比一半。
马鞍山、铜陵第二产业比重近五成,合肥第三产业比重超六成
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宿州第一产业比重最高,达到15.3%;亳州、蚌埠紧随其后,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13.8%、13.7%。
从第二产业比重来看,马鞍山、铜陵第二产业比重并列第一,达到49.5%;滁州、宣城紧随其后,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48.9%、48.6%。
从第三产业比重来看,合肥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达到60.4%;黄山第三产业比重紧随其后,达到56.6%。此外,蚌埠、亳州、淮北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50%。
阜阳第一产业增加值超400亿元,稳居第一
从第一产业增加值来看,阜阳以417.3亿元的第一产业增加值稳居全省第一。其后,合肥以351.05亿元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二;宿州以332.1亿元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三。
从第一产业增速来看,淮北、亳州、六安位居全省前三,增速分别为9.6%、9.1%、8.9%。
合肥第二产业增加值超4000亿,领跑全省
从第二产业增加值来看,合肥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171.21亿元,领跑全省;芜湖、滁州分别以2048.96亿元、1644.8亿元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列二、三。
从第二产业增速来看,六安增速最亮眼,达到12.2%;其后,芜湖第二产业增速为11.9%,位居第二,宣城、池州第二产业增速均为11.1%,并列第三。
合肥第三产业增加值超6500亿元,高居第一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合肥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890.54亿元,高居全省第一;其后,芜湖以2084.09亿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位居第二;阜阳以1503亿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位居第三。
从第三产业增速来看,芜湖增速最亮眼,达到11.7%;其后,滁州、六安增速均超过10%,分别为11.0%、10.6%。
相关文章:
- 2022金融街论坛边会:平安基金董事长罗春风分享ESG框架下的责任投资
- 巴西央行行长:将允许该国私人银行发行自己的稳定币
- 卫生裤品牌“不桃”宣传“月经污染”引争议,商家道歉:词语歧义造成误解
- 金华银行被罚525万元,详情曝光
-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董事长林建明:人工智能向高阶决策智能跃迁,辅助人类做出决策,驱动企业降本增效
- 法官拟批准苹果1亿美元开发者诉讼和解协议,但质疑2700万美元的律师费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试题评析
- 世界花卉大观园恢复开园:按75%限流,出示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定价比同行贵两倍,国货出海如何“解锁”高附加值
- 从“拉不满”到“货等船”!上海港出口报关量日均增长超50%
相关推荐: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华住集团Q1亏损扩大:单房收入下滑至132元 新店签约节奏放缓
- 逆势唱多!高盛看涨日元 认为日本改变政策的可能性上升
- 声称有偿代做核酸、代邻居检测,4人被警方处罚
- 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动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全部完成国际民航组织专家技术验证
- 上海浦东:预计今年向企业发放质量发展扶持资金超1500万元
- 快讯:煤炭板块午后再度活跃 郑州煤电涨停
- 专家视角:沉迷打赏已成网瘾新形式 应加强身份识别“堵漏”
- 进入销售旺季、Q2实现盈利,蓝思科技迎来业绩拐点
- 国家卫健委:低风险地区 低风险人群 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